安全课堂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安全课堂>>安全管理

安全科学管理方法

2011-10-08 作者: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点击数:9641

1.事后型安全管理

事后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管理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2.预期型安全管理

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显然是现代安全管理和减灾对策的重要方法和模式。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3.技术性管理原则

对生产系统的危险、危害实施如下技术对策: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冗余性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障原则;距离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原则;薄弱环节原则;坚固性原则;个体防护原则;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4.系统学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系统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由六大属性确定:目标性、边界性、集合性、在机性、层次性、调节性和适应性。安全管理的整体性要体现出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综合地考虑问题的原因;要动态地认识安全;落实措施要有主次,要抓住各个一切,能适应变化的要求。

计划性原则。安全对策要有计划和规划,要有近期的,长远的目标。工作方案、人财物的使用要按规划进行,并有最终的评价。形成闭环的管理模式。

效果性原则。安全对策效果的好坏,要通过最终的成果的指标来衡量。由于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安全工作的成果既要考虑经济资产,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正确认识和理解安全的效果性,是落实安全减灾措施的重要前提。

单项解决的原则。在制定具体事故预防措施时,问题与措施要一一对应,有主次、有轻重缓急。使事故隐患的消除落在实处。对于老大难的问题,应逐步地考虑整治,一年一步,不能急于求成。

等同原则。根据控制论原理,为了有机地控制,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与可靠性不应低于被控制系统。在安全上,安全系统或装置的可靠性必须高于被监控的机器和设备系统。要实现安全管理上监察、审查及否决权制度,安全理论、技术方法、安全人员的素质不应低于被管理的对象。

全面管理的原则。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要进行全面管理,即党、政、工、团、职能部门一起抓。只有调动起全员的安全积极性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事故的防范才可能有更高的保证。

责任制原则。各级部门和企业应实行安全任制,首先部门和企业的第一把手应负主要责任,所有的其它业务部门也同样负有责任,对违反职业安全法规和不负责的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将责任落到实处,安全管理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精神与物质奖励的原则。应用激励理论,对于期望的安全行为给予正强化,即采用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安全减灾积极性,促进工业安全减灾。

批评教育和惩罚原则。同样是利用行为科学中的强化理论,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负强化,即进行批评教育和经济与职务上的处罚。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注意时效和客观的问题。

优化干部素质原则。随着科学的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更新安全队伍的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懂得技术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系统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机工程、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选择安全干部要重视德才兼备。

5.系统模式管理法

鞍山钢铁公司的“0123管理法、杨子石化的“0457”管理法、济南钢铁公司的“12345”管理法、抚顺西露天矿的三化五结合管理模式等。

6.“四全安全管理

即:全员-从企业领导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实习人员)都要管安全;全面-从生产、经营、基建、科研到后勤服务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抓安全;全过程-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地做安全工作;全天候-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环境,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总之,四全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在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同时要注意重点环节和对象。如全员管理中是什么工种、人员最重要?全面管理中什么车间和部门最重要?全过程管理中哪个环节最重要?全天侯中,哪个时期最重要?对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由于管理层次相对比较多,一般有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且生产范围涵括广,产业分工繁杂,经营立体多元化,实施有效的四管理更显重要性。

7.人流、物流定置管理

即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要进行强化的控制管理,进行挂牌制,标明其危险或危害的性质、类型、定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警示人员。

8.现场三点控制强化管理

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的强化控制管理。采取现场和车间挂牌标示方法强化管理。

9.现场岗位人为差错预防

(1)双岗制

在民航空管、航天指挥等人为控制的重要岗位,为了避免人为差错,保证施令的准确,设置一岗双人制度。

(2)岗前报告制

对管理、指挥的对象采取提前报告、超前警示、报告重复(回复)的措施。

(3)交接班重叠制度

岗位交接班之间执行接岗提前准备、离岗接续辅助的办法,以减少交接班差错率。

10.生产班组安全活动

生产班组的每周安全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以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的原则,企业生产班组对岗位管理、生产装置、工具、设备、工作环境、班组活动等方面,进行灵活、严格、有效的安全生产建设。

11.安全巡检"挂牌制"

巡检挂牌制是指在生产装置现场和重点部位,要实行巡检时的"挂牌制"。操作工定期到现场按一定巡检路线进行安全检查时,一定要在现场进行挂牌警示,这对于防止他人可能造成的误操作引发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2.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

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是指:周密检查、认真填票、实行双监、模拟操作、口令操作。不仅层层把关,堵塞漏洞,消除了思想上的误差,而且是开动机器,优势互补,消除行为上的误动。

13.检修ABC管理法

检修ABC管理法是指:在企业定期大、小检修时,由于检修期间人员多、杂、检修项目多、交叉作业多等情况给检修安全带来较大的难度。为确保安全检修。利用检修ABC法,把公司控制的大修项目列为A类(重点管理项目),厂控项目列为B类(一般管理项目),车间控制项目列为C类(次要管理项目),实行三级管理控制。A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对策表,由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公司安全执法队三把关;B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检查表,由厂安全执法队把关;C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承包确认书,由车间执法队把关。

14.无隐患管理法

无隐患管理法的立论是建立在现代事故金字塔认识基础之上的,即任何事故都是在隐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控制和消除事故,必须从隐患入手。推行无隐患管理方法,要解决隐患辨识、隐患分类、隐患分级、隐患检验与检测、隐患档案与报表、隐患统计分析、隐患控制等技术问题。

15.行为抽样技术

安全行为抽样技术的目的是对人的行为失误进行研究和控制,主要是应用概率统计、正态分布、大数法则、随机原则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行为的抽样研究,从而达到控制人的失误或差错,最终避免人为事故发生的目的。

16.安全评价技术

对人员安全素质、企业安全管理、生产作业现场、生产设备设施、技术方案进行等进行安全评价,以达到生产过程、环境、条件符合行业、国家安全标准。

17.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使机械、环境符合人的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特性,使人、机械、环境相互协调,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科学。安全人机工程侧重于人和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

18.危险预知活动

通过生产班组定期班前、班后会议,进行危险作业分析、揭露、警告、自检、互检,对员工危险作业、设备设施危险和隐患、现场环境不良状态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19.事故判定技术

组织车间一线安全兼职人员通过座谈会填表过程,进行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分析判定。其方式是预先针对生产危险状况及设备设施故障设计的事故、故障或隐患登记卡。组织车间一线安全兼职人员进行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分析判定,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超前判定,以指导有效的预防活动。

20.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

对危险源进行科学预防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达到一旦事故、事件发生使其伤亡、损失最小化。

21.“三群管理法

在企业内部推行群策、群力、群管的全员安全管理战略。

22.“十个一安全主题活动

在安全活动期间组织员工:背一则安全规章;读一种安全生产知识书籍;受一次安全培训教育;忆一起事故教训;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做一件预防事故实事;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元安全生产经费;写一篇安全生产感想(汇报)等。

23.“一法三卡管理技术

全国总工会2003年在企业推行的一种管理模式。一法: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险监控法;三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

主办单位:辽宁省安全生产协会 技术支持:沈阳天和电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24-28510810 邮箱:lnaqxh@163.com
辽ICP备17008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