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1)可燃气体火灾;(二)可燃液体火灾;(三)固体可燃物火灾;(四)电气火灾;(五)金属火灾。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质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原因很多,但无论哪一条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
2. 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①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②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③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3. 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②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③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④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⑤配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4. 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
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2)烟囱设置不当,靠近可燃物;(3)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4)小孩玩火;(5)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6)使用灯火不慎;(7)烧渣积肥;(8)烘烤;(9)烟囱飞火、窜火;(10)死灰复燃;(11)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12) 机器摩擦发热;(13) 熬炼;(14)焊接;(15)静电放电;(16)粉尘爆炸着火;(17)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5. 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般说有三种方法:①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②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③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6. 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短路是指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相接或相碰而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
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突然增大,而放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短路电流突然增大时,其瞬间的放热量大大超过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能使绝缘层烧毁、金属烧化,引起电线本身着火,还能导致附近可燃物燃烧。
7. 保险丝不能用铜、铁丝代替
因为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
8. 电炉引起火灾及其防止
小型移动式电炉有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三种,尤其是开启式电炉,其电热丝暴露在外面,使用时能见明火,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由于小型电炉移动性比较大,有时放在木桌下使用,靠近可燃物,又无隔热措施,易烤着可燃物;或因使用时突然停电,使用者没有拔掉插头就离开了,来电后往往引起火灾。因此,在允许使用小型电炉的场所,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并用砖或石棉板等隔热材料衬垫。电炉应有专用插座或单独线路供电,不应与其它用电器具共用一个插座。使用时突然停电,应立即拔下插头,以防发生事故。
9.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要求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要求是:①在装车、装船前,应将车厢、船舱内的杂物打扫干净,防止有残留物。②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准拖、拉、抛、滚。③不应用电瓶铲车装卸。配合工作车辆有阻火器、防爆装置。④如遇有闪电雷击、雨雪天气,应立即关闭车厢、船舱门停止作业。作业照明不准使用明火用具,应用防爆灯具。⑤在高温季节作业,必须避开烈日暴晒。⑥作业人员不得携带火种或穿带铁钉的鞋进入作业现场。⑦在装卸可燃、易燃液体、气体前,检查现场有无水源、灭火器材是否完好、防护用具是否备好、其管道及设备导除静电的装置是否完好等,确认安全可靠才可进行。⑧装卸完毕,检查有无泄漏情况,应将车厢、船舱内和现场的残存物彻底清除干净。
10. 怎样报火警
报警时首先拔火警电话号119,向接警人讲清下列几项内容:①讲清街路门牌号,单位及着火的部位;②讲清什么物品着火;③讲清火势大小;④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11. 扑救电气火灾用什么灭火器效果好
电气火灾灭火用“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12.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如下性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①碱金属的金属锂、钠、钾等,碱土金属类的金属镁、锶等;②碳化物类的碳化钙等,其它碳化碱金属如碳化钾、碳化钠等;③氢化物类的氢化钠等;④三酸(硫酸、硝酸、盐酸);⑤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⑥熔化的铁水、钢水;⑦高压电气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等。
13. 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
14. 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火灾以及一些不可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
15. 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而纸张、棉花、木材、涤纶、纤维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39℃,极易引起火灾。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的点火能量一般在1毫焦耳以下,烟头的危险性就更大。另外未完全燃烧的炭灰里有火,掉在干燥的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燃起火。
16. 雷击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雷击时,有几十到上千安培强大电流通过雷通道,并迅速转化成大量热能,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一般的可燃物碰到它就会迅速着火。除直接雷击外,感应雷也会引起火灾。一种是静电感应,其积聚电压可达几万伏,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燃烧爆炸;一种是电磁感应,它产生的大电流会使金属物迅速发热,在接触电阻大的部位时,可产生火花,能引起可燃物起火。雷击时还会产生几万到几十万伏的冲击电压,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引起短路起火。
17. 什么是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浓度极限。
18. 什么是爆炸温度极限
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成等于爆炸浓度界限的蒸气浓度,这时的温度即为爆炸温度极限。
19. 什么是爆炸上限和下限
当空气中含有最少量的可燃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当空气中含有最大量的可燃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高浓度叫做爆炸上限。爆炸温度极限与爆炸浓度极限一样,也有上限和下限。其下限即液体闪点温度,等于爆炸浓度下限的蒸气浓度;爆炸温度上限,即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气浓度。当可燃物质浓度低于下限或大于上限均不爆炸或燃烧。但超过极限浓度的可燃物,若有新鲜空气渗入,则爆炸危险依然存在。
20. 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粉尘爆炸大致有三步发展形成过程:一是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二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三是粉尘燃烧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原来悬浮着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项进行,其反应速度也逐渐增大,通过激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21. 在现场对烧伤人员如何进行急救
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剪掉着火衣服。检查有无合并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注意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污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泡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22. 进入爆炸事故现场抢救时如何避免扩大性伤亡
某些爆炸事故抢救过程中可能发生二次、再次的连锁爆炸,进入爆炸事故现场要有组织有领导,要弄清爆炸物的基本情况,选择有利地形,并配备应有防护用品就可以减少联锁爆炸引起的扩大性伤亡。
在生产作业中,除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外,还有因可燃气体、蒸气及可燃粉尘任意扩散,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火源引发的爆炸事故,这类事故称其它爆炸事故。
这类爆炸事故发生在一瞬间,产生大量热能,还可伴随着火灾、坍塌、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在场人员突然袭击,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在抢救过程中,常因出现连锁爆炸危及救护人员。
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起爆火源形成过程有:(1)电、气焊火花。包括直接动火和间接溅入。(2)电火花。如使用不防爆电机和不防爆电器、电线滋火、继电器动作、电瓶车行驶等。(3)工艺中产生或存在的,如反应热、压缩机运行中产生的高温、光照、蒸汽热源、高温车间等。(4)各种明火。如伙房用火、磨擦产生火花、烟筒火花、取暖用火、无阻火器机动车辆行驶等。(5)静电作用。(6)可燃物蓄热自燃因素等。
23. 防范其它爆炸事故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和设备维护,消除跑、冒、滴、漏。
二是易燃易爆场所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加强治理。从设计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使用危险因素小的能源和原料。
三是严格控制各类火源。必须认真落实动火审批制度,要充分做好动火前对设备的置换、检测、现场清理等工作。对危险物品密布的环境,坚决不准动火。要勤检查,严格控制各类其它火源,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保意识。掌握抢救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护、救护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