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堂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安全课堂>>安全理论

安全学—思想、策略与方法论

2011-10-08 作者: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点击数:12529

一、人类安全认识论的进化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是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远古的年代,人类为了基本的生存,没有意识,也无力珍惜安全的价值。人作为一种生灵,可能与动物别无它样,为了基本食品的需要,可以用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代价。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与远古相比就大不一样了。过去,对于保护环境,珍惜生命,保证健康,安全生产,减轻灾害等等,人们总是摆在次要之位,而今天,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最强烈的呼唤。

在我们提出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创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世界的今天,我们需要去了解人类过去的安全认识观,以正确地意识和把握当代的安全观念,并以期预示未来人类的安全需求及应所具有的安全态度。这就是我们探讨本题的目的意义所在。

遵循人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把人类的安全认识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全认识的蒙味阶段,这是十七世纪以前的时代。人类对于安全表现为宿命论的认识观,对天灾人祸只能是《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由于主要处于农业和氏族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简单,生存手段及为落后,生活水平相当低下,人类相对于自然胜为弱小,使得人们对于生存中的灾祸无能为力,只能寄托于天命的安排。人类对于自身的安全处于无知被动的状态。

第二阶段:安全认识的初级阶段,这是十七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出现至20世纪初的年代期间。人类的安全认识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观的阶段,安全的活动表现为《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比如,由于蒸汽机的应用,锅炉爆炸事故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因此,出现了专门的锅炉安全研究和事故控制机构和组织,例如1866年美国成立了美国机械工程学会1876年法国创办的锅炉和电气设备所有者协会等等。这一阶段,人类显然从自发被动的安全状态,进入了自觉主动的安全认识阶段,安全的意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对于蒙味阶段有着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安全认识有着明显的弱点,即安全活动的局部性,被动性和有限性。

第三阶段:安全认识的发展阶段,这是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时期间。电气时代的出现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使人类的安全认识进入了综合安全认识观的水平。其活动特征表现为从局部专业的安全处理方式转变为综合分析和系统考虑的科学运作。如在矿山,化工,石油,机械等行业,机械安全与电子安全交叉,物理安全和化学安全交叉等等形式的安全综合对策和技术得到了发展和趋于成熟,从而促进了安全工程(系统综合安全技术)的发展,进入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一阶段的综合安全认识观,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是安全对于服务系统(技术系统,生产系统等)还处于辅助性,被动性和滞后性的状态,这对于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航天和宇航技术领域是不相适应的,由于航天技术不可能建立在经验和统计学基础上来发展。因此,人类的安全认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四阶段:安全认识的高级阶段,自50年代以来。由于宇航技术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即进入了安全系统认识观的阶段。其表现特征在于安全成为系统(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等)的核心,安全的超前性,主动性,安全的自组织和重构功能充分地得到实现,改变了综合安全认识阶段的安全辅助性,被动性,滞后性的状态。只有这样,现代的高技术系统和宇航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得予提高,技术功能的才能得予实现。尽管目前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安全运作在一些传统行业或技术系统,其应用推广还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但这种认识的基点和原则,无论对于生产,生活还是社会的各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现代最为先进和科学的安全认识观,我们倡导和推崇这样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认识论。

当然,我们不能形而上学,绝对地对那一种安全认识观作出简单的评价,不同的认识观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们任何一种认识观的出现都具有当时的意义和必然性。今天,对于现代人关键的意义在于结合社会实践面临的现实,在考虑时代的脉博和现实的需要的基础上,能够作出不仅与现代认识合拍,并且与实践相适应的决策。今天,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不仅是安全系统的认识,可能对于综合安全的认识,甚至局部安全的认识都是可行和必要的,由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层次,多行业,条件变化万千,基础千差万别的社会。

显然,人类社会还将进一步地发展,科学技术也将不断前进,人类的安全认识也必然还将随之不断变革和进步。我们的责任就在于,适时地把握时代之信息,准确地和科学地确立安全的认识观,以便对于复杂多变的各种客观安全的活动,我们能够作出及时合理的决策。

二、安全哲学

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

这样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表现为:对于事故与灾害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的主宰。事故对生命的残酷与溅蹋人类无所作为,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与事故只能是被动地承受,人类的生活质量无从谈起,生命与健康的价值被沫灭,一种落后和愚昧的社会。

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人类从农牧业进入了早期的工业化社会──蒸汽机时代。由于事故与灾害类型的复杂多样和事故严重性的扩大,人类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阶段,哲学上反映出: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人类安全,有了与事故抗争的意识,学会了"亡羊补牢"的手段,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如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统计学的致因理论研究;事后整改对策的完善;管理中的事故赔偿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3.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

建立了事故系统的综合认识,认识到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其具体思想和方法有: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安全与生产技术统一的原则;讲求安全人机设计;推行系统安全工程;企业、国家、工会、个人综合负责的体制;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五同时"原则;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向上级、向职工、向自己的"三负责"制;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进行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查相结合、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生产企业岗位每天查、班组车间每周查、厂级每季查、公司年年查,定项目、定标准、定指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安全检查系统工程。

4.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

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应用,人类在安全认识论上有了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超前、主动。具体表现为: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人的本质安全指不但要要解决人知识、技能、意识素质,还要从人的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入手,从而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要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研究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和安全信息论等现代工业安全原理;技术项目中要遵循安全措施与技术设施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转换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同时规划、发展、同时实施,即所谓"三同步"的原则;进行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5S活动,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物流与现场工人流动的定置管理,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的"三点控制工程",等超前预防型安全活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安全经济分析、危险预知活动、事故判定技术等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人类正面临新的21世纪的到来,我们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之道。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用现代的安全哲学来武装思想、指导职业安全行为,从而对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为实现高质量的现代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而努力。

三、安全立法-百年不钝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翻、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恶化。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51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了《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在工业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安全立法是个别的、分散的,是事后而为之,就事论事的。只到进入了二十世纪,人类的劳动安全法规才从个别走向整体,从分散走向体系,特别是70年代以来,安全立法重在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系统性。

二十世纪的百年之间,人类的劳动安全立法,建立了如下的结构体系:

1.立法的目标体系:劳动安全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的损失。因此,劳动安全法规就形成以控制伤亡事故为目标的法规,如国际劳工组织1993年颁布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及各国的工业安全法规;以劳动卫生为目标的法规,如各国的《职业卫生法》、《工厂卫生规程》等;以损失控制为目标的法规等。有更多的法规则是具有综合目标的特点。

2.立法的行业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的生产特点,世界各国建立了自己不同行业的安全法规,如"矿山安全法"、"建筑安全法"、"交通安全法"等。世界上最早的交通安全法规要数美国1903年颁布的《驾车的规则》。

3.立法的层次体系:20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已建立了最为广泛的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

4.立法的功能体系:有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

建国以来,我国的劳动安全立法经历过两个黄金时代,一是50年代以"三大规程"为代表的时期,二是90年代以《矿山安全法》(1993)、《劳动法》(1995)、《消防法》(1998)为代表的时期。我国的安全立法还任重而道远。

20世纪的百年,安全立法作为劳动生产的保护之神,尤如锋利的兵器,置事故之魔于死地,维系着人类的安全劳动和安全生产

四、安全管理工程-三大对策之一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和实用的二级学科,它包括安全信息系统、劳动保护管理、风险分析、事故管理、工业灾害控制等分枝学科。安全管理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安全手段。他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劳动安全和减灾防灾领域和有关专业的普遍重视。

通过人类长期的安全活动实践,以及安全科学与事故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要有效的预防生产与生活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三就是安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也涉及人的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分枝学科,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的重要方面。

通过人类长期的安全活动实践,以及安全科学与事故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要有效的预防生产与生活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三就是安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也涉及人的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分枝学科,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的重要方面。

安全管理学首先是常规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如安全行政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等。常规的安全管理具体的包括如下管理技术及方法: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安全与生产统一的原则;三不放过原则;三同时原则;五同时原则;三同步原则);全面安全管理;三负责制;安全检查制;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技术;"11440管理法;"0123管理法";01467”安全管理法;三不伤害活动;检修ABC管理法;四全安全管理;  “5S活动;五不动火管理;审批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八查八提高活动;安全班组活动三落实;安全班组安全建设;安全教育等。常规的安全管理是目前普遍运用的事故预防方法,在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安全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全管理工程最为重要的方面是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现代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安全管理工程。因此,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程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现代安全管理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哲学原理;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协调学原理;安全思维模式的原理;事故预测与预防原理;事故突变原理;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模型学;安全法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经济技术与方法;安全评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的微机应用;安全决策;事故判定技术;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安全文化建设等。

现代安全管理工程的意义和目的还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安全管理工程的发展是建立在管理学的基础上的。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给安全管理工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0年代管理学重要的发展是泰勒制,其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是安全管理工程的重要手段;40年代出现的霍桑试验管理理论,其人际协调的理论和手段,为现代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60年代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方法,更为现代安全管理在人因控制和管理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技术;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协同学等现代软科学的发展,为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因此,借鉴和参考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的基本出发点。建国以来,我国的劳动保护管理、国外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等学科,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基础,同时也是本书重要和基本的参考。

任何科学的东西,必然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今天的现代管理方法会成为将来传统的方法。因此,现代是相对的,科学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现代安全管理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现代管理的需要,才能为降低人类利用技术的生命、健康、经济、环境的风险代价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安全学的内容体系中,还有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教育学等分枝学科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安全生产协会 技术支持:沈阳天和电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24-28510810 邮箱:lnaqxh@163.com
辽ICP备17008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