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堂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安全课堂>>安全理论

事故应急救援

2011-10-08 作者: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点击数:9181

1事故应急预案概编制

保障安全生产的对策,除了预防的对策-事前之策以外,还需要应急处理对策-事中之策。通过对重特大事故的应急计划,使事故对社会、企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最小化。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所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主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视。

重大事故的应急计划对于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和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以后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企业管理部门都应把制定、完善应急计划作为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工作来抓,这是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方面。

根据ILO《重大工业事故预防规程》,应急计划的定义是: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书面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和场外如何处理事故及其影响。

《安全生产法》第五章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重大危险设施的应急计划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对于社区,应急计划应该包括现场(企业为主实施)应急计划和场外(政府为主实施)应急计划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遵守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要求,不应把应急计划作为在设施内维持良好标准的替代措施。

1.应急计划的目的

建立事故应急计划的目的是:a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它们;b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2.应急计划的依据-危险评估

对于现场和场外的应急计划的第一步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在其设施或生产系统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事故,并导致紧急事件。

现场和场外应急计划,这种分析应基于那些容易产生的事故,但其它虽不易产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也应考虑进去。

企业管理部门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指明:

a被考虑的最严重事件;

b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的过程;

c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

d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

e事件相关的可能性;

f每一个事件的后果。

若必要,应从供货商处索取危险物质的危害性质的说明。此外,如有必要,还应咨询国家应急中心,甚至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国际ILO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化学安全国际计划处,以获取可行的建议,例如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

2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企业事故应急体系也称现场应急计划或体系。

1.计划制定的依据

现场应急计划应由企业管理部门准备并应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计划制定的依据为危险评估即事故后果分析,包括:

a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

b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

c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

d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

2.企业事故应急设计的基本内容

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突发的危及事件是避免不了的,为了使危及事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建立系统、实用、有效的应急程序和系统。这是现代管理体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

危及事件的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员工不了解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的要求;员工了解要求但没有按要求去操作;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处理事故和潜在事故的应急程序,程序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应急工作的组织和职责;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应急服务信息;内、外部联络;发生某一事故时应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危险材料的潜在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培训计划及有效性试验。

对于一般工业生产的应急计划应包括:(1)应急情况分类;(2)紧急情况报告程序、联系人员和联系方法;(3)现场应急报警程序;(4)各类事故(火灾、爆炸、泄漏、放射性物质、中毒等)应急程序及措施;(5)现场急救医疗措施;(6)恶劣天气应急程序;(7)其他应急措施和程序。

对于企业制定应急反应计划,应传达到:(1)指挥和控制人员;(2)应急服务部门;(3)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4)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

为掌握和评价应急反应计划的效果,企业要制定有关定期进行训练、演习和其他合适的方法来检查完善应急反应计划的程序,在必要时根据所获得的经验对计划进行修订。

应急反应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例如某一有毒物品的仓库,没有制定发生洪水时的应急反应措施,当洪水来临时,管理人员不知如何采取措施,也不知向哪个部门汇报,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应急控制中心(指挥部)建设

应急控制中心是实施应急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其建设至关重要,其体系包括:

足够的内外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

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设施示意:——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污水和排水系统;——设施接口;

风速、风向和气温等测量仪器;

个人防护和其它救护设备;

厂内职工名单表;

关键岗位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现场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地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

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应尽量将应急控制中心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如果应急中心在区域上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就有必要建立后备应急中心,以确保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功能的有效实施。

4.现场应急计划的注意事项

制定现场应急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1)每一个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2)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3)企业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到位;

(4)企业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5)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6)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道;

(7)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评估和修改。

5.报警和信息传递

在报警和信息传递方面有以下要求:

(1)企业管理部门应能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作出安排。

(2)企业管理部门应将报警步骤通知所有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势态发展。

(3)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设施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

(4)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工作;

(5)在噪声较高的地方,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作业人员;

(6)在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管理部门应保证有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6.关键岗位的确定和责任划分

(1)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如果必要,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2)现场事件管理者应肩负如下责任:a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b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c在消防队到来之前,伯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d安排寻找受伤者;e安排非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f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g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h有要求,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现场事件管理者应从服装或帽子的穿戴上很容易辨认。

(4)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主要管理者,或者根据需要委派一名副手,在应急中心开始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

(5)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a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b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c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d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工人配合,指挥这些设施的现场撤离;e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f与消防人员、地方当局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g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h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i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j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6)当应急计划确定其它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这些工人知道他们准确的任务。

7.现场措施

(1)现场应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它设施,以减少伤害。

(2)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计划中包含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取合适的措施和决定。

(3)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在应急计划中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a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b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c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那些人到达集合点的名单,然后再核对那些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d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e安排对工人进行记录,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并定期更新;f在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出处;g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8.规划关闭设施程序

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对于复杂设施的应急计划充分考虑他们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这样当需要时,停车可依次进行。

9.应急程序演习

(1)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下来,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让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都知道。

(2)企业管理部门应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l)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2)撤离步骤。

10.计划评估与修订

(1)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一起参与。

(2)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3)每一次演练后,企业管理部门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

(4)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

(5)这些修改应让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知道。

11.先进应急反应计划的实例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萨拜因河化工厂,它不但保持了州工业界的最好安全记录,而且在整个杜邦公司系统内也是名列前茅的。它的主要经验是:不但有一套两大类工艺安全的连锁和报警系统,而且有完整的试验、预防维护、系统管理的制度。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提出没有安全连锁系统,我们不能保护自己;单靠安全连锁装置,仍不能绝对防止灾难,而且配备一套相当先进的急救和自救装置。

再如,杜邦公司的一个生产光气的化工厂的事故控制中心,用了27台工业闭路电视机,可以把工厂的生产全过程都置于它的监视之下,生产中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液面、风力、风向、温度、气压等)数据都随时可以得到。一旦发生泄露,计算机可根据风向计算出周围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用图像显示出三种不同浓度区,一是对皮肤有影响的,二是对呼吸有影响的,三是对生命有影响的,据此可以组织厂内周围人员撤离或疏散。同时,该控制中心还能对200m以外的码头火灾在控制室内给水扑救,实现远距离灭火控制。

3政府社区的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建设

国务院2001302号文《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指出: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当一个地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作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地方政府要制定严密、科学、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政府社区的应急计划相对企业应急计划,也称现场外应急计划。

1.政府社区应急计划的制定原则

()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社区应急计划应由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部门负责。

()应急计划应针对企业管理部门辨识出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对设施外部(社区)的人员生命财产和环境可能会造成影响。

()对现场应急计划所使用过的评价原则,社区应急计划也可效仿。

()除了社区应急计划中特定内容外,其计划应能灵活地处理紧急情况。

2.政府社区应急计划所应包括的内容

(1)组织——指令系统、报警系统、执行步骤、应急控制中心、应急协调人姓名、现场主要管理者及代理人姓名。

(2)通讯——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监察。新闻等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3)应急设施——列出提升、挖掘、消防等特殊设备名称、型号大小、数量、存放位置、负责人及调用方法。

(4)专家系统一应急事故救援和调查分析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

(5)气象服务一紧急情况时气候条件、天气预报。

(6)救援物资一如交通工具、药品和衣物、食品、临时避难场所、资金等。

(7)公开信息-接待新闻媒介并告之紧急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注意事项:

(1).政府社区应急计划由企业协助政府制订并实施;

(2)政府社区应急计划与场内应急计划同时演练,及时修改补充和更新。

3.应急协调机构和人员的作用

(1)政府社区应急计划应确定一个相应机构和确定应急协调主任和、代理人,如必要,根据授权可调用应急服务机构。

(2)应急协调主任应担任政府社区应急的总指挥。

(3)应急协调主任应与现场主管人员在整个紧急状态过程中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现场事故的势态。

4.地方政府的作用

(1)准备政府社区应急计划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如合适,他们应制订所有的必要的管理或安排,任命应急计划主任负责这项工作。此外,他们应任命一名应急协调主任承担全部的场外紧急指挥。

(2)为应急计划提供基本资料,应急计划主任应与企业管理部门联系以获得信息,应保持这种联系使计划不断更新,如地方政府管辖区内存在一个以上重大危险设施,该政府应对每一个设施的场外应急计划的协调作出适当的安排。如需要,可制定一个总体计划。

(3)应急计划主任应确保所有参与场外紧急处理的那些组织熟悉他们的任务,并能实施这些任务。

(4)地方政府应在应急计划过程中设法寻求新闻媒介的帮助。

(5)应急计划主任应安排与现场演练相结合,对场外应急计划进行操练和测试,并从这些操练中获得经验,以进行更新。

(6)如一个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引起重大溢出或产生环境危害,并需要引起重视和进行调查时,应急计划主任应寻找可承担这些任务的机构,并以适当的方式告之他们在场外应急计划中的任务。

5.应急机构的作用

(1)公安、消防、卫生机构及其它应急服务机构的任务,应与每一个国家的通常惯例相一致,每个国家可能需要对下述任务进行安排。

(2)公安应在紧急状态中负责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管理交通运输。

(3)根据地方安排,公安机关也应负责这类工作,如控制旁观者、撤离公众、确定死者、处理伤员、通知死者和伤者家属。

(4)现场火情控制由到达现场的高级消防官员负责,同时与企业管理部门进行合作。

(5)根据地方安排,高级消防官员对其它重大事故有类似的责任,如爆炸和毒物泄漏。

(6)在消防机关管辖内有重大危险设施,消防机关应在早期熟悉其易燃物质贮存的位置、水和泡沫材料点和消防设备的位置。

(7)卫生机关,包括医生、医院、毒物中心和救护中心等应在重大事故中起关键作用。

(8)卫生服务机关应是场外应急计划的一部分。

(9)卫生机关应熟悉在他们管辖区内重大危险设施所造成的重大事故对人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10)在卫生机关管辖区内的重大危险设施存有危险物质或处置危险物质,卫生机关应熟悉对受这类物质影响的人们的治疗方法。

(11)能产生现场外后果的事故,可能需要一些附加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以补充在他们区域内现有的设备,卫生机关应安排多方位援助计划以保证能得到相邻单位的支持。

6.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作用

(1)检查以保证企业管理部门已经正确识别出影响设施以外的居民和环境的重大潜在事故,并已经向地方主管机构提供了所需的信息;

(2)检查企业管理部门是否已经准备现场应急计划,并已将计划提交给地方主管机构;

(3)检查负责制定场外应急计划的组织,对处理所有类型的紧急事件作出了安排;

(4)检查保证应急计划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已进行了测~试和操练;

(5)象预计的那样清楚他们在实际紧急状态中的任务,包括建议和监督责任;

(6)紧急情况下,一旦事件结束,对能否再次进入和使用受影响的地方,向企业管理部门和应急协调主任提出建议;

(7)为现场检测和后来的测试而用,考虑设施和设备的部分是否被保护起来;

(8)紧急状态后尽可能快地询问目击人;

(9)根据从重大事故中获得的教训来再次准备所有措施,包括评估应急计划的有效性。

7.演习和练习

负责准备政府社区应急计划的组织应与现场应急计划演练相结合,适当测试它的实用性。特别是在紧急条件下,应保证总体协调所需的各种通讯联络能有效地传递。每一次操练之后,负责准备计划的组织应彻底地复查这次演练以改正场外应急计划的缺点和不足,在一次重大事故之后,这个计划的有效性也应被复查。

主办单位:辽宁省安全生产协会 技术支持:沈阳天和电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24-28510810 邮箱:lnaqxh@163.com
辽ICP备17008382号-1